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新闻>>

监管“绘绿”智慧赋能:成都住建书写绿色建材发展新答卷

  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建筑建材行业的绿色转型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推动“好房子”建设、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落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站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历史关口,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成都住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四川“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部署,以“绿色为基、数字赋能、服务为要”为核心,将监管“严标准”转化为发展“新动能”,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公园城市示范区筑牢绿色建材根基。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书写绿色建材发展新答卷。

  制度筑基:新规“开篇”,让绿色标准“硬起来”

  政策是监管的基石,更是产业的指南针。成都住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积极搭起建材全链条监管框架,出台《成都市建设工程材料使用管理规定》,将14类关键建材纳入全流程管控,让监管服务既贴合产业需求,更贴近民生期待。

  《成都市“好房子”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深化绿色建材应用”“把好建筑材料关”,让绿色建材成为百姓住房安全“守护者”。同时,聚焦行业新痛点,联合市经信局等部门研究《成都市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绿色建材的发展和应用,深化新材料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新印发的《建筑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管理办法(2025版)》,首次将绿色建材应用纳入施工总承包企业信用激励,新增“绿色建材推广及应用”加分项,鼓励项目应用绿色建材。此举有效激发施工企业选用绿色建材的内生动力,助力绿色建材从“可选项”升级为“必选项”,营造“以信促绿、以绿提质”的行业新生态。

  数字赋能:功能“深拓”,让监管服务“活起来”

  传统监管的“信息孤岛”“溯源难”曾是行业痛点,成都住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借“智慧蓉城”东风,2023年上线“建材使用一网通”系统,2024年持续升级功能,2025年更向“深度协同”发力,让监管既“跑在风险前”,又“帮在企业需上”。依托“建材使用一网通”平台,成都住建实现对建材从生产到使用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

  截至目前,平台已汇聚1.7万家建材供应商、7.1万个建材产品信息实时可查,服务工程项目超4200个,追溯缺陷建材12批次,实现了绿色建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以智慧监管筑牢绿色建材应用防线。同步升级的“预拌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系统”,为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提供基础支撑。

  政企协同:行动“提速”,让产业动能“强起来”

  监管不是“管卡压”,而是“促发展,保民生”。成都住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和“立园满园”工作,以“精准服务”推动产业从“规模增长”向“质量跃升”转变。

  服务“送上门、搭好台”。针对民营建材企业绿色建材产品认证难、推广慢的痛点,成都住建举办“民企会客厅”绿色建材专场等多场线下见面活动,走进康泰塑胶、虹润制漆等企业一线,组织专家团队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认证辅导和资源对接。通过绿色建材代表企业的经验分享和认证机构的专业指导,帮助企业打通认证“最后一公里”,提升市场竞争力。

  行动“靶向帮、加速跑”。如今,成都绿色建材产业已形成“4家省级链主引领、171家规上企业支撑”的梯队,2025年1——8月营收达192亿元,同比增长18%,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成效彰显:开局“稳健”,让绿色发展“实起来”

  成都绿色建材监管成效正从“数据”变为百姓可感可知的实实在在体验。全市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持续提升,建筑品质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动诠释了推动“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绿色发展动能增强”的发展成果。

  立足新起点,成都住建将切实抓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坚守“监管为民、服务兴企”理念,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监管服务,让绿色建材真正成为“质量城市、低碳城市、幸福城市”的坚实支撑。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