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新闻>>

专访建筑修复专家张卫海,让老建筑更好“活”在当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老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命运。然而,同固工程总经理、建筑修复专家张卫海始终坚信,老建筑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财富,不应被忽视或遗弃。他以其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在老建筑修复、加固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城市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张卫海是一位具有深厚学术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建筑修复专家,他在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接受了系统的学术训练,为他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生阶段,他选择了同济大学土木学院结构工程方向深造,这使得他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他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张卫海)

  自进入建筑修复行业以来,张卫海先生先后在核工业部华兴建设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及上海同固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工作。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这个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他看来,修复老建筑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传承。

  张卫海深知修复老建筑的意义。他认为,这些建筑承载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说:“我们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修复老建筑不仅可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卫海先生不断努力。他注重与建筑师、设计师和历史学家的合作,深入了解每一座老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修复过程中,他秉承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老建筑的原貌和历史价值。

  在既有房屋的检测、设计及改造方面,张卫海先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见解。他主持完成了上海首批“平改坡”项目设计、同济大学大礼堂、129礼堂改造工程等多个知名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他运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成功解决了许多结构改造中的技术难题。

  作为曾经的领袖故里的城市名片,扬州迎宾馆坐落于静谧的瘦西湖畔,与瘦西湖公园的徐园、四桥烟雨楼、长堤春柳隔水相望,承担着接待外宾和各级领导的重任。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扬州迎宾馆也随之需要扩建翻新,而在扩建的过程当中扬州迎宾馆会议厅却在竣工前发现钢屋盖的挠度过大问题,需要紧急进行加固。为此,扬州迎宾馆特别找到了张卫海团队承接这项时间紧、难度大的工程。会议厅的所有的加固施工必须在1米多高的吊顶内完成,留给张卫海发挥的空间颇为有限。面对这一挑战,张卫海先生展现出了卓越的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扬州迎宾馆(修复后)

  他首先组织团队对钢屋盖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确定了问题的根源。接着,他设计了一套综合的加固方案,包括体外预应力方法对24米跨度钢结构大梁进行加固。在实施过程中,他指导团队采用非焊接的连接方式,通过机械夹具辅助粘钢的方式解决了无法进行焊接顶撑的问题。

  除了解决技术难题,张卫海先生还注重施工质量和效率。他带领团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流程,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张卫海先生的领导下,团队按时保质完成了项目任务,确保了中央接待任务的成功实施。

  除了扬州迎宾馆会议厅钢结构加固项目外,张卫海先生还主持完成了多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体育大厦改造检测加固项目、日喀则桑珠孜宗堡修复项目以及绵阳科技馆加固修复工程等。

  在体育大厦改造检测加固项目中,张卫海先生负责房屋检测和加固方案设计。面对这座约100年前建造的文物建筑,他既要遵循当时的修建思路和设计规范,又要考虑当时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通过深入研究和精心设计,他成功地应用了多种加固手段,包括加大截面、粘钢、碳纤维和植筋等,使这座古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日喀则桑珠孜宗堡修复项目中,张卫海先生作为同济方现场施工代表,面对着新修复房屋坐落在整个山头的废墟之上的难题。最大的施工难题是基础的处理和施工材料的运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与同济大学各专家教授多次沟通论证,提出将修复与新建两个思路折衷:既利用了残旧宫基,又分出了红宫、白宫。同时采用了高原高寒地区首例的碳纤维加固技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解决技术问题。


  日喀则桑珠孜宗堡(修复后)

  此外,他还主持完成了绵阳科技馆加固修复工程。这是一项汶川地震后的抗震加固项目,绵阳市最大的公共建筑。由于其结构体系复杂且为大型场馆大跨结构,初步检测的情况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张卫海先生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成功完成了项目的检测、设计和施工工作,为绵阳科技馆提供了可靠的加固修复方案。


  绵阳科技馆(修复后)

  除了实践中的丰硕成果外,张卫海还在专业技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在《工业建筑》、《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等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深入探讨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加固修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他的论文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同时为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了行业协会和学术交流活动,配合同济大学及相关行业协会进行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并成功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也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除了修复老建筑,张卫海还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和保护工作。他认为,城市规划应该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前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他积极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张卫海表示,修复老建筑是一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任务。他将继续努力,为城市留下更多的历史记忆,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同固工程将在修复老建筑方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文/周雯雯)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